世界公民66号

云次方太上头了救命…年纪越大越是羡慕那些相识于一腔年少并且能并肩而行的人(比如☁️☁️,还有breddy和莎头)。微博Flora漂洋过海来看云
用这个号写过一些胖球rps和瑜洲(长文备份到了ao3同lof ID)

【杂感/无关胖球】2016.12.25关于德国的故事片段

今年圣诞节过得很特别。
因为种种原因在一对八十多岁德国夫妇家吃了晚饭,听了好多有意思的故事。怕忘了想记下来一点
还第一次玩了1951年产的jukebox(点唱机?),里面有100张唱片,亮灯按键选歌,太炫酷了,而且低音音效意外地好。印象比较深的两首歌是Lili Marlene和ABBA的Dancing Queen(上一听到这两首歌分别是在大学历史课讲世界大战放的资料,还有至少六七年前在北京和小学时最好的朋友唱K)

很多故事和人都是老人们忽然提到一两句所以记不完整,但是还是很感慨。甚至萌生了去养老院做义工陪老人们聊天的念头……
睡前流水账想起多少写多少:


老爷爷F年轻时是差点进了国家队的足球守门员,老照片帅得我头晕腿软;为了私奔移民加拿大,走之前那晚在常去的pub的点唱机找到了几首加拿大的歌曲反复听、喝了点啤酒,第二天就上船了,再也没回去过。所以和祖国最后的联系是点唱机,后来才买下来收藏

点唱机从朋友那里买来时只能放唱片的一面,不会翻面,原主人请了电工修不好;后来算是半个工程师的老头自己用火柴棍把一个小弹簧挪回原位就修好了

家里自己焊接的壁炉风扇转速太快,找到外号是the Rocket Guy的朋友说希望能转速减半,那个朋友一边答应着一边手在桌面下捣鼓几下,看都不用看,扔给他一个绕了几圈电线的金属玩意儿。回去一装,正好转速减半。
这个人三十年代是在德国造火箭(也可能是导弹)的,希特勒上台后说we don't need your bullshit把他打发了。于是搬到了大洋彼岸,住在一个小城市的半山腰,九十多岁了还每天步行、爬很多台阶上山……

老太太气场很强,看起来有点凶,但斗志昂扬,年轻时一定魅力无穷。
吃饭时回忆起二战结束后在德国的苦日子,说父辈的奖章都换了面包和土豆(四万多的劳力士手表只能换一顿勉强像样的午餐:鸡蛋培根和豆子),最喜欢的旱冰鞋被妈妈偷偷拿去换成了给她穿的毛线裤(想起某个英剧里为了换一条流行的保暖裤向stazis告发了邻居、引出陈年冤案的东德姑娘了)……当年的水质和现在不同,似乎是因为当地矿物质多所以一辈子都不会蛀牙;小时候害怕牙医,去看牙时让妈妈先进去,然后她就跑了,气得她妈妈两星期没和她说话😂

(大概经历过一无所有的日子的人更容易有收藏各种东西的爱好?像我大概还是过得太幸运了、啥也不缺,什么也不想要;常常搬家,也只好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确实不管是物件还是人,好不容易找到喜欢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老爷爷还提到五十年代末他三年里有七个朋友出车祸死了,都是因为飙车。德国从一战起就基本没有私家车,好不容易能开车上路后一时间完全没有交规,而且酒驾很严重(在某工厂上班每天早上领报纸和三瓶啤酒)

暂时想得起来的片段就这么多。对于德国人来说二战真的是改变了整个民族自我认知的事件,我对二十世纪初的历史也有情结。最近时间比较富裕、手头也有好几本相关的书(毕竟当年差点去研究思想史/文化史),会尽量看。等看明白点了可能会写个英语读后感什么的

不到两周就要开始工作了,没什么真实感,而且还是在校园环境里,也不算正式教职,先试试看吧。万一不喜欢也算这几个月给夏天去德国玩攒钱了。抽空也想找找和之前研究领域相关的科普/翻译工作。另外今天突发奇想的义工我觉得工作的学校附近肯定也有可以联系的机构。除了想听故事的私心,也多少能弥补一点自己因为早早就出国留学、几乎没留什么时间陪老人的愧疚吧……其实我爷爷一定也有参加抗美援朝时的很多好故事可以说,但是他当年头脑清醒需要听众的时候我不在身边。
所以如果这些经历过那么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人不介意我比他们看起来更像个outsider、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让我能稍微体验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我会觉得幸福和幸运吧。


现在定新年愿望算早吗?
人生过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未来一片迷茫。过去的两年多过得痛苦大于满足,好在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有进步,想法更加实际了(先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攒时间和钱定期旅行…)
现在想努力做一个对人对己都能更温柔的人。
新的一年里也珍惜眼前的一切,好好活下去吧。

评论(2)
热度(7)

© 世界公民66号 | Powered by LOFTER